|
射频探针台与电磁探针台有什么区别? 在半导体测试、微电子研究以及高频器件开发中,探针台是不可或缺的精密设备。根据测试原理与应用场景的不同,探针台可分为射频探针台和电磁探针台两大类。虽然它们都属于探针测试设备,但在工作原理、适用范围、结构设计以及测试精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,下面键德测试测量小编就来简要介绍两者的主要区别。 ![]() 一、工作原理不同 射频探针台主要用于高频信号的测试,通过射频探针将信号引入待测器件(DUT),结合矢量网络分析仪(VNA)等设备测量S参数、阻抗、插入损耗等电气特性。其核心在于保证高频信号的低损耗和高保真传输,因此对探针、同轴电缆和阻抗匹配有严格要求。 电磁探针台则聚焦于电磁场(EM)分布的测量,常用于电磁兼容(EMC)和电磁干扰(EMI)测试。它通过高灵敏度探头捕捉设备周围的电磁场,分析辐射强度、泄漏点或干扰源,常用于近场扫描和系统级电磁诊断。 二、应用场景不同 射频探针台广泛应用于高频器件的性能测试,如射频集成电路(RFIC)、微波器件、天线、滤波器等。它适用于需要精确测量信号传输特性的场景,是通信、雷达、卫星等领域研发的重要工具。 电磁探针台则更多用于系统级电磁环境的评估,如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、医疗设备等产品的EMC预认证测试。它能够帮助定位电磁干扰源,优化设备布局,减少电磁辐射超标风险。 三、结构与配置差异 射频探针台通常配备精密微调台、高频同轴探针和低损耗接口,强调高频信号的稳定传输。部分设备还支持真空吸附和温控测试,以适应不同测试环境。 电磁探针台则多配备三维扫描系统、近场探头和频谱分析仪,重点在于空间电磁场的精确成像与分析。其结构设计更注重探头的移动精度和抗干扰能力。 四、测试目标与输出不同 射频探针台的测试目标多为器件的电气性能参数,如反射系数、传输损耗、增益等,输出结果通常为曲线或数据表格。 电磁探针台则关注电磁场的分布特性,输出多为电磁场热图、频谱图或干扰源定位图,帮助工程师直观了解电磁环境。 以上就是射频探针台与电磁探针台的区别了,射频探针台和电磁探针台虽然同属探针测试设备,但其工作原理、应用场景、结构配置及测试目标均存在明显差异。射频探针台强调高频信号的传输与测量,适用于器件性能评估;电磁探针台则聚焦电磁场分布与干扰分析,多用于系统级EMC/EMI测试。理解这些区别,有助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做出更科学的设备选型,为研发与测试提供更高效的支持。 ![]() ![]() |